先天缺失牙为发育性的一颗或多颗牙缺失,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3.5%~6.5%。可分为全部或部分缺失牙两类:全部牙齿缺失极少见,又称为先天无牙症(anodontia)。先天缺失牙可表现出不同严重程度,严重的先天缺失牙定义为缺失6颗或6颗以上牙齿,其中不包括第三磨牙。少牙畸形(oligodontia)一词用来定义多颗牙的发育性缺失,通常与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关。对患先天缺失牙尤其是前牙缺失和重度先天缺失牙的病人,可采用骨结合种植体修复。
发病人群
正常人群中,恒牙列的先天缺失牙发病率为3.5%~6.5%;女性较男性更易罹患,男、女之比为2:3。人群中恒牙列重度先天缺失牙的患病率为0.3%。乳牙列的患病率为0.1%~0.9%,性别无明显差异。
易缺失牙齿的位置:通常最多受罹患的是上侧切牙、上颌和下颌第二前磨牙和下切牙。先天缺失牙极少罹患上中切牙、上下颌尖牙或第一磨牙,但在重度先天缺失牙的病人口中可发生上述牙缺失。
疾病特征
多变的临床表现使对病人的治疗设计和处理变复杂化。牙齿的外形常呈圆锥形或过小牙,存在美观和功能问题。固定修复时,预备牙齿会很困难。由于缺乏倒凹,活动义齿的固位又存在问题。恒牙萌出迟缓或异常。如果上侧切牙过小或缺失,上尖牙可能会移位。滞留的乳牙可能低,邻近的恒牙向间隙倾斜,导致间隙缩小。通常这些滞留的乳牙发生骨粘连,外科和正畸治疗时要考虑到骨粘连的问题。牙齿缺失常伴有牙槽骨发育障碍,导致牙槽嵴明显萎缩和缺乏后牙支持。